悉成金融投资研究中心主任首席投资官张云虎:发挥金融在生态产品价值中的优势
注重生态产品价值如何实现,进一步推动并促进绿色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进程,展现绿水青山的应有价值。绿色发展必须关注的生态产品价值的体现,依靠良好的自然环境构建金山银山的经济发展道路,在生态经济发展条件完备的地区内打造生态经济机制发展试点,积极响应政府相关部门的正确引导内容,同时号召社会各界主体积极参与其中,注重市场化的发展问题。依靠良好的自然环境提升价值,需要经过多项准备活动,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产业及产权的催化内容,而在此过程中金融业所能创造的资金支持至关重要。
生态产品与经济、政治等多项领域都有一定关联关系,在确保生态系统体现出良好性能的情况下利用体现出科学适应的开发方式以及不同生态产品。金融支持的作用在生态修护与产业化发展体系中都能得以体现。按照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创新发展工作,金融的资源配置引导效果得以充分展现,进而实现实体经济发展进程中金融的价值作用。除此之外,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同样能够为绿色金融创造更大的发展机会,并相继涌现出多种形式的传新型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项目。尤其是外部特性显著的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类型,可以将多种形态的经济主体连接起来,实现类型丰富的多项产品交易活动,举例来说,现阶段针对碳排放权、用能权和排污权开展的交易活动便属于这种类型。
由于生态产品是新生事物,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市场经济主体相关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尚需时间。生态产品的价值在技术上难以度量,价值核算体系、指标体系、评估方法、数据来源、统计口径各方面信息存在差异都将可能会造成相同的生态系统评估出现不同的结果,进而难以实现多类型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结果的分析对比目标,严重影响到决策的参考价值。生态产品的“度量、抵押、交易、变现”有待研究建立一整套政策体系,实现不同政府部门的政策协同、不同市场主体的数据共享等。可度量的生态产品价值应用和消纳场景仍较匮乏,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基础构建的生态经济体系仍旧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与发展。
绿色金融,实际上指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金融机构应注重持续发展问题,关注环保类型项目的推进工作,为项目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资金。绿色金融得到倡导以前,尽管金融机构已经有效推出资金提供有关的业务,但存在较大的偶然性,多数都是建立在商业利润发展的基础之上。然而绿色金融的发展始终要关注自然生态环境,借助良好的生态提升收益,积极为环保类项目提供发展资金,2007年到如今制定的各项政策逐步完善,当下已经构建包含绿色债券等内容的体系框架。在这当中,2007年的《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2012年的《绿色信贷指引》,2015年主管部门通过研究分析制定《能效信贷指引》,2016年主管部门通过分析研究下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上述文件内容都注重政策的合理性问题,有助于绿色环保项目及时获取发展资金。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自然资本有自身存在意义,经济核算的环境下,自然资本能够获取关联的价值属性。通过产业及产权等经济运作后,便能取得相关的金融资本,进而创造出高的经济价值。在自然资本的作用下构建生态经济发展体系,涉及内容大致为与生态相关的旅游业、服务业、农业、工业及高技术产业。在产业运转的过程中运用自然资本发展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可以展现出绿色金融的重要价值。在防污治理、碳减排、气候环境优化、资源运用方面,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价值作用,从而更好的实现绿色资源运用和产业升级发展的目标。货币借助自身的“一般等价物”身份能够展现出绿色金融的功能价值,通过购置产业运作所需的生态要素,土地、设备、劳动力及相关技术,进而实现生态经济发展的目标。绿色金融的发展如果可以取得政策的支持和促进,将有助于减轻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资金运转压力,在融入创新发展要素后,绿色金融还可以实现对资源转变的引导目标,有助于产业的发展与发展。此外,绿色金融的价值还体现在咨询、结算等,由此实现生态经济的持续发展进程。针对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创造区域生态经济融资所需的中长期发展计划方案;区域生态经济项目的发展需要获取更多的项目资源,在此过程中可以为其提供相关的发展建议信息;通过提供资金结算业务服务,有效提升资金运用效率。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的政策内容,例如价值核算、产品交易以及相应的补偿措施等内容仅仅停留在国家或试点推行的区域内,多数省市地区并未取得相应的政策保障信息。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在金融的作用下必然需要获取充足的保障措施,目前存有的配套保障机制存在一定的缺失性,尤其是针对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信息评级、风险管理与控制以及相关信息披露方面表现尤为明显,这些都限制了金融对生态产品价值的推动效果。我国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仍旧存在力度不足的问题。绿色金融的支出结构主要以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等内容为主,并没有对绿色资源的开放项目给予充足的支持和保障。当下,绿色金融产品推出的类型较少,无法满足各类型项目的实际需求,基本上都是绿色信贷有关的工具,融资时间较短,未面向长期需要资金的基金以及保险项目推出适合的金融工具,无法有效促进产业在将来得到进一步发展。生态产品的交易市场发展显著特征体现在专业性较强、业务模式更新换代快、技术水平高、运行复杂多变等方面上,所以交易活动的发展需要获得专业程度较高的中介服务机构为其提供相应的保障。目前市场中的众多中介服务公司并未针对绿色金融领域研发出丰富的服务项目,针对性较强的绿色银行、环境风险评估机构和绿色信用评级内容也仍旧处在初步的发展阶段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多方面的内容存在联系,对技术、资金都提出了较高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众多发展主体开展合作项目。很多生态项目在建设运行时期都需经历较长的时间,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经济价值,多数产业都涉及到新兴发展领域内容,对资金和创新技能都提出了较高的需求,因此需要构建成熟的风险配套机制。而企业和金融机构自身能够发挥的风险承担能力相对不足,因此在项目发展初期,迫切需要政府部门构建针对性的补偿与支持体系。
自然资本产权运作在绿色金融体系中属于一种新兴的发展项目。在自然资本产权的运作发展体系下,生态经济得到进一步地发展,具体的发展进程如下:通过明确自然资本产品来实现两权分离。在确权登记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本的产权主体进行明确和区分;在两权分离的背景下,保证自然资本的国家所有权和经营权得以明确分离,从而能够保证在公平竞争环境下,经济主体可以通过有偿的方式获取自然资本经营权。通过核算产权价值,可以实现自然资本的定价目标,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产权市场化交易。对于价值核算当中的关键内容来讲,其内容涉及资本存量的重新核算工作,应按照记载的实物数量以及质量的情况进行认真核算。以实物量核算为根本,采用价值评估的方式对于自然资本的实物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准确性的确定其价值,全方位展现自然资本价值状况。从而开展后续的市场交易和金融创新活动。在市场交易环境中可以达成更合理的价格水平,从而通过真实的形式展现出自然资本的实际价值,体现高效性、公平性、持续性。为确保市场交易得到良好发展,首先要关注交易市场的具体情况。通过了解自然资本产权交易市场发现,其中关系到一级市场以及二级市场,一级市场当中涵盖租赁市场以及拍卖市场等,二级市场则包含抵质押市场、借贷市场等。交易市场有序发展的前提是展现出良好的创新性。如今,国内绿色金融的发展情况良好,发展速度相当迅速,并且能够进一步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目标。然而因为发展的时间受到一定限制,仍旧存在不足有待改进的不良问题,举例来说,绿色金融的发展模式建构应逐步进行优化调整,否则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参照国际发展经验来看,绿色投资在GDP当中占据比例达到3%以上,达到此项指标可确保生态环境良好,但是国内此项指标的真实数据不足1.5%。即便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规模持续保持上升,然而仍旧和国际水平相差较大。到2017年末为止,国内多家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依然较低,总额度依然不足贷款总余额的1/10,通过了解A股市场融资总余额体系内绿色股权融资余额的情况发现,此项余额占据比例不足13%,而且绿色金融产品机构应按照实际情况对机构重新进行调整。由于市场需求逐步改变,应注重多项产品类型的丰富性问题。新兴绿色产业展现出自身优势的同时不确定性通常较高,同时对创新与技能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应重视中长期股权融资的作用。然而真实环境下短期绿色信贷占据比例较大,中长期产品项目发展力度不足,在技术创新实现等方面无法体现良好效果。
结合金融的功能与环境权益标的,金融机构可从结算、托管、融资等角度提供产品和服务,如环境权益质押贷款、附加环境权益收益的债券、环境权益资产证券化和基金等;需要完善环境权益交易相关机制,充分发挥价格发现功能,为金融的介入提供流动性好的基础交易市场,解决“难变现”的现实顾虑;在环境权益金融发展初期,建议形成“政府—市场”联动机制,构建将生态产品外部效益内部化的金融支持模式,优化基于环境权益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适当提高此类信贷的不良容忍度,或为开展环境权益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提供更丰富的业绩评价应用场景,以此鼓励和培育可持续、有活力的新金融业态的形成。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